一九四二 (2012)
2012-12-07
我曾将本片列为岁末观影清单的首位,所以失望挺严重——坦白说,逃难到六十一天时,冯导离我的期望就已不止了三百里地。当然,如果没有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》,我可能会看它更顺眼一些。但既然都是讲述饥饿的故事,就难免拿来比较:冯导用的是工笔,或许也算大师了;但李安是梵高,是毕加索。所以想想,也没什么可比较。
在对李安的专访中,柴静说《少年派》是最不可能拍成电影的小说。我想她一定没看过刘震云的《温故1942》。准确地说,那根本不是一部小说——只是开头有些小说的端倪,之后随着资料的堆积,刘大叔义无反顾地迈向历史纪实散文的深渊。
所以说,剧本根本不是改编来的,而是另起炉灶,原著不过是提供了素材。写书的刘大叔,不像一个小说家,更像一个历史系的学生,对搜到的任何资料都如获至宝。而当剧本要求他变回小说家,他只能从二十年前的资料堆里,去东拼西凑出一个故事可能的模样。
从《手机》《我叫刘跃进》这些作品,我们不难窥见大叔的路数,也不难预见他对史诗型题材的驾驭力。 于是一个平庸的剧本,注定了这部电影的命运。
电影的致命伤,在于没有观众想听的故事,即便是制造出的种种苦难、种种暴虐,也都没能超乎观众的想象。其实原著中,刘大叔很是收集了一些触目惊心的资料:
●扒火车时许多人被轧死,“腿骨像一段白色的玉米秆那样露在外面”。有的扒上车顶,却因半夜冻僵了手,滑下去摔死。
●一个母亲煮了自己两岁的孩子;一家农民收养了一个八岁孤儿,结果一家人把他“骨头上的肉,啃得干干净净”。
●国民银行在救济款上的盘剥:发放的全是百元钞票,但灾民只能换成小票购买粮食,银行在兑换时“要抽取百分之十七的手续费”。
…………
但这些资料在剧本中统统不见踪影,而一旦失去这些耸人听闻的细节,这部电影根本无法拯救那些被可乐和爆米花填充的灵魂。或许是冯导太过慈悲,或许是审查太过严苛——但是,将血淋淋的事实,艺术化为震撼人心的画面,应该不是对一个优秀导演的过分要求。
虽然泪点不力,但冯导还是不负众望地安排了几处黑色幽默,比如牧师几次为死人“安息”, 冻僵的尸体却 “死不瞑目”;财主女儿自愿卖到妓院,结果吃得太撑,蹲不下为客人洗脚……至于效果如何,就要见仁见智了,反正我是有点哭笑不得。
还有更哭笑不得的一处。财主的儿媳妇生下孩子就死了,财主老婆扒开媳妇衣服说“趁热再喝口奶”——做个样子就好了嘛,干嘛真扒呀!本来挺堵心的一段,就这样被长达一分钟的露点给抢了戏。
奥斯卡影帝布罗迪的“白修德”,只能说中规中矩,没看出影帝的价值。蒂姆•罗宾斯是神作《肖申克的救赎》的主演,但因原著中外国神父的善行在电影里全无表现,所以罗宾斯神父只能躲在世外桃源般的小教堂,默默地打着酱油。
张国立的“老东家”不得不失,但搭配男二号张默的“长工拴柱”,就让人忍不住出戏:“这是亲爷俩吗?长得不像啊。”徐帆都五十了,还有少东家为她流口水?冯导千万不能再这么疼老婆了。
没让我失望的是明叔的“蒋公”(因为他,当年的电视剧《长征》我看了N遍),气场到位,内心戏强大,让人不禁站在他的位置去盘算全局,于是考量这场灾难的高度有了不同。而这也正是原著的初衷。在我还无条件信服政治课本的1993年,刘震云就试图排除政治色彩和道德标准,把蒋某人放在当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之中,去评判他处置这场灾难的得失。 从这点上看,刘大叔去写小说真有点浪费。
或许,我们也应该体谅冯导所处的复杂形势,或许,他已讲了他所能讲出来故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、当年三十出头的刘大叔,很有点愤青的模样。书里很彪悍的两段:
●指责九十二年许许多多的执政者毫无用处,但在哪位先生的执政下他的黎民百姓经常、到处被活活饿死,这位先生确应感到惭愧。这个理应惭愧的前提是:他的家族和子孙,决没有发生饥饿。
●我觉得这些人不去当土匪,不去合伙谋杀,实在辜负了他们吃人吃亲人吃孩子的勇气……一个不会揭竿而起只会在亲人间相互残食的民族,是没有任何希望的。那些土匪……是民族的脊梁和希望。
2、这几年大刮民国翻案风,那些曾被妖魔化的党国高官,都被重新打扮成了儒家君子。比如有个段子,陈诚任台湾省长时,孩子想坐他的公车……陈诚笑着说:“我坐小汽车,是国家给我的一种待遇。你们没有替国家办事,怎能享受这种待遇呢?”这里的“陈诚”,完全可以替换成任何一个伟大的名字。其实人都是一样的人,要官员廉洁奉公,不能依靠道德、人品、信仰,而必须依靠制度。
就像《大公报》因为一篇《豫灾实录》,而被蒋停刊三天。而当时在美国访问的宋美龄,要求《时代》周刊解聘报道饥荒的白修德,却遭到理所当然的拒绝。刘震云在书中说,“就是揭了罗斯福的丑闻,罗斯福夫人要求解雇记者的做法,也不一定会被《时代》周刊当回事。须知,罗当总统才几年?《时代》周刊发行多少年了?”这话的意境,至今让人向往。
在对李安的专访中,柴静说《少年派》是最不可能拍成电影的小说。我想她一定没看过刘震云的《温故1942》。准确地说,那根本不是一部小说——只是开头有些小说的端倪,之后随着资料的堆积,刘大叔义无反顾地迈向历史纪实散文的深渊。
所以说,剧本根本不是改编来的,而是另起炉灶,原著不过是提供了素材。写书的刘大叔,不像一个小说家,更像一个历史系的学生,对搜到的任何资料都如获至宝。而当剧本要求他变回小说家,他只能从二十年前的资料堆里,去东拼西凑出一个故事可能的模样。
从《手机》《我叫刘跃进》这些作品,我们不难窥见大叔的路数,也不难预见他对史诗型题材的驾驭力。 于是一个平庸的剧本,注定了这部电影的命运。
电影的致命伤,在于没有观众想听的故事,即便是制造出的种种苦难、种种暴虐,也都没能超乎观众的想象。其实原著中,刘大叔很是收集了一些触目惊心的资料:
●扒火车时许多人被轧死,“腿骨像一段白色的玉米秆那样露在外面”。有的扒上车顶,却因半夜冻僵了手,滑下去摔死。
●一个母亲煮了自己两岁的孩子;一家农民收养了一个八岁孤儿,结果一家人把他“骨头上的肉,啃得干干净净”。
●国民银行在救济款上的盘剥:发放的全是百元钞票,但灾民只能换成小票购买粮食,银行在兑换时“要抽取百分之十七的手续费”。
…………
但这些资料在剧本中统统不见踪影,而一旦失去这些耸人听闻的细节,这部电影根本无法拯救那些被可乐和爆米花填充的灵魂。或许是冯导太过慈悲,或许是审查太过严苛——但是,将血淋淋的事实,艺术化为震撼人心的画面,应该不是对一个优秀导演的过分要求。
虽然泪点不力,但冯导还是不负众望地安排了几处黑色幽默,比如牧师几次为死人“安息”, 冻僵的尸体却 “死不瞑目”;财主女儿自愿卖到妓院,结果吃得太撑,蹲不下为客人洗脚……至于效果如何,就要见仁见智了,反正我是有点哭笑不得。
还有更哭笑不得的一处。财主的儿媳妇生下孩子就死了,财主老婆扒开媳妇衣服说“趁热再喝口奶”——做个样子就好了嘛,干嘛真扒呀!本来挺堵心的一段,就这样被长达一分钟的露点给抢了戏。
奥斯卡影帝布罗迪的“白修德”,只能说中规中矩,没看出影帝的价值。蒂姆•罗宾斯是神作《肖申克的救赎》的主演,但因原著中外国神父的善行在电影里全无表现,所以罗宾斯神父只能躲在世外桃源般的小教堂,默默地打着酱油。
张国立的“老东家”不得不失,但搭配男二号张默的“长工拴柱”,就让人忍不住出戏:“这是亲爷俩吗?长得不像啊。”徐帆都五十了,还有少东家为她流口水?冯导千万不能再这么疼老婆了。
没让我失望的是明叔的“蒋公”(因为他,当年的电视剧《长征》我看了N遍),气场到位,内心戏强大,让人不禁站在他的位置去盘算全局,于是考量这场灾难的高度有了不同。而这也正是原著的初衷。在我还无条件信服政治课本的1993年,刘震云就试图排除政治色彩和道德标准,把蒋某人放在当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之中,去评判他处置这场灾难的得失。 从这点上看,刘大叔去写小说真有点浪费。
或许,我们也应该体谅冯导所处的复杂形势,或许,他已讲了他所能讲出来故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、当年三十出头的刘大叔,很有点愤青的模样。书里很彪悍的两段:
●指责九十二年许许多多的执政者毫无用处,但在哪位先生的执政下他的黎民百姓经常、到处被活活饿死,这位先生确应感到惭愧。这个理应惭愧的前提是:他的家族和子孙,决没有发生饥饿。
●我觉得这些人不去当土匪,不去合伙谋杀,实在辜负了他们吃人吃亲人吃孩子的勇气……一个不会揭竿而起只会在亲人间相互残食的民族,是没有任何希望的。那些土匪……是民族的脊梁和希望。
2、这几年大刮民国翻案风,那些曾被妖魔化的党国高官,都被重新打扮成了儒家君子。比如有个段子,陈诚任台湾省长时,孩子想坐他的公车……陈诚笑着说:“我坐小汽车,是国家给我的一种待遇。你们没有替国家办事,怎能享受这种待遇呢?”这里的“陈诚”,完全可以替换成任何一个伟大的名字。其实人都是一样的人,要官员廉洁奉公,不能依靠道德、人品、信仰,而必须依靠制度。
就像《大公报》因为一篇《豫灾实录》,而被蒋停刊三天。而当时在美国访问的宋美龄,要求《时代》周刊解聘报道饥荒的白修德,却遭到理所当然的拒绝。刘震云在书中说,“就是揭了罗斯福的丑闻,罗斯福夫人要求解雇记者的做法,也不一定会被《时代》周刊当回事。须知,罗当总统才几年?《时代》周刊发行多少年了?”这话的意境,至今让人向往。
白鹿原(2012)
2012-09-26
如果你问我是否读过《白鹿原》?我实在很为难。首先说呢,我对故事情节真的一无所知;但其次呢,我又对书里的性描写了如指掌。本书问世时,我刚进入青春期,书店架子上无意抽下,一开卷就被连串的猛料给勾了魂。那天中午,我连午饭都没吃,用一如扫黄办的犀利眼神,把这本书翻了两个小时。后来,每当我心灵空虚时,就会到书店翻翻这本书,因为有了它,逛书店就跟逛窑子一样。
回忆这段往事,不为分享个人的阅读偏好,而是想探讨性描写对于本书的意义。陈忠实说,他把握性描写的原则是“不作诱饵”。我觉得这话言不由衷。
本书一上来就是白嘉轩和六个女人的OOXX,而经过我N遍揣摩,这些文字除了可作AV剧本,既没什么艺术价值,对情节也无太大推动作用(那不过是六个上来就领便当的龙套好不?)。
但这些无聊笔墨对本书的命运影响巨大,如果没有这些,本书还会热销吗?——获茅奖的作品多了去,卖得动又有几本?还会有人去关注所谓的民族史诗吗?——史诗多了去,没人关注就只是“死尸”。
类似的精明并不少见。黄易的《寻秦记》一开始也把项少龙写得像种马,直逼《苹果日报》的咸湿文,读者被勾住后读下去,才发现真是玄幻巨著,而书的后半部已几乎没有性描写。性话题永远不缺受众,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尤甚。一个作家写重大政治题材没人关心,要是写性爱小说,立马成红人,就如《废都》之于贾平凹,《丰乳肥臀》之于莫言。
书是如此,电影亦然。当年我们挤破头看《菊豆》,看《阳光灿烂的日子》,谁能说不是为了那春光一现呢?而不知从何时起,情色只能躲在我们的硬盘,再不敢在影院抛头露面。所以看到媒体宣传上接二连三的“情色”,我欢欣鼓舞;后来又听说因为“情色”被总菊延期了,就更是翘首以待。然而赤裸裸的事实就是露个膀子、露半个背,如果这也叫大尺度,那T台上多的是AV真人秀!
原著借助情色而问鼎文坛,是因为情色背后藏着民族史诗。电影用情色把观众骗进了影院,背后却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。
看不到家族之争。剧情都过半了,白嘉轩和鹿子霖还好得像基友,直到鹿子霖要田小娥色诱白孝文,似乎才开始有些勾心斗角的模样,却又让人没头没脑。
看不懂内涵所在。电影的主题就像怪声怪调的秦腔一样费解。时代变迁的史诗基调里,却夹着一个女人的呻吟声,而呻吟声还渐渐成了主旋律。
王全安虽然没舍得让老婆满身大汉,却让戏份像白鹿原上的男人一样,都压在了田小娥的身上。
可以说,三分二的剧情都在讲“那些年,睡过田小娥的男人”(我看鹿三瞅着媳妇裸背的眼神不对劲,以为他俩也要来一炮……),这让没睡过田小娥的男一号白嘉轩,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打酱油。雄浑的史诗,因此被庸俗化成了男女关系。
张雨绮的演技着实长进,但站在一堆老戏骨中间,依然稚嫩得很;而她过于现代的外形,也与影片有着时空的隔膜感。据说王全安的剧本完成于2005年,或许那时他心目中的田小娥还是余男——如果是余男,或许还能在情色中,生发出称得上史诗的东西。
影片最让人诟病的,莫过于结尾处的戛然而止。原以为田小娥死后可以安心看史诗,没想到却看到了演员表。文字可以把意象压缩得层层叠叠,而电影却要把意象像屏风一样展开,难免放不开手脚。在原著的情色和史诗之间,电影为票房而选择了不着调的情色。至于那被剪掉的70分钟里,是藏着真正的情色,还是藏着真正的史诗?
●两段秦腔确实好听,但游离于情节之外,为唱而唱,没来由得像印度阿三的歌舞片。
●电影从1912年讲起,白孝文那一辈还是小屁孩。转眼到1920年,一下子竟全成了段奕宏、成泰燊、郭涛这批小老头,导演你也给化化妆啊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PS:我从未质疑原著的成就,但认为开篇的处理确实是一种扩大影响的手段。本书好像还是高中课外选读书目,记得开篇那些ooxx就缩减成了“白嘉轩娶了六个婆娘都没下出个崽”,差不多这么个意思吧。向正在上高中的童鞋求证。
听风者The Silent War (2012)
2012-08-16
年度最佳华语电影!国共谍战首次香港制造,主旋律的声音降到最低;解放初依然洋场做派的上海,让斗争少了黑白分明的乏味。第一次觉得周迅好看,再一次惊叹梁朝伟的演技。不需华丽的动作和诡谲的剧情,让整个影院窒息的魔力,尽在眼角眉间